時間:2020-06-03 16:28:32
根據《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省政府令第292號)、《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湘科計〔2019〕5號)和《關于做好2020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相關規定要求,現將我司擬提名2020年度省科技進步獎項目予以公示。
項目名稱:智能建筑多元感知決策響應機制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
提名意見:提名該項目為2020年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主要完成人:陳浩等12人
主要完成單位: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等7個單位
公 示 期:2020年6月3日至2020年6月9日
受理部門: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聯 系 人:袁千惠
聯系電話:18684911951
傳 真:0731-85628884
通訊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芙蓉南路一段788號
任何單位和個人若對申報項目有異議,可在2020年6月10日前以書面形式送交湖南建工BIM中心,簽署真實姓名、注明聯系方式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
附件:2020年度省科技進步獎擬提名項目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2020年6月3日
一、項目名稱
智能建筑多元感知決策響應機制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
二、提名意見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智能建筑多元感知決策響應機制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成果,是系統研究智能建筑領域多元感知、工程化AI語音運維等方向的原創性成果。項目針對智能建筑感知方式單一、決策片面性、實施周期冗長、工程化AI交互能力不足等智能建筑領域發展的關鍵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創新智能建筑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并進行了產業化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創新在智能建筑領域使用多元聯合感知算法,智能判定建筑內機電設備適宜的工作狀態,并進行聯動控制,提高了智能建筑運維系統決策的科學性;二是通過“混組網”的部署方式,通過將無線組網與有線組網混合部署,在提升IOT設備接入效率的同時,保證了核心數據的安全性、穩定性及傳輸效率;三是將AI語音引擎嵌入智能建筑運維系統,并實現了工程化建筑運維算法化轉譯,將傳統運維系統的交互方式由二維屏幕互動轉變為AI語音的立體交互,打造了全新的工程運維交互方式。
該成果已申請軟著4項,項目整體水平先進,經審核,該項目提交的內容、完成單位以及完成人員真實有效,填報內容符合填報要求,同意提名該項目為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三、項目簡介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變革,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全球出現信息革命的高潮,智能建筑成為了信息時代的必然產物。傳統智能建筑的交互主要以二維屏幕為主,交互方式單一。同時,傳統智能建筑的控制方式主要為基于條件的聯動控制或純為手動遠程控制,這僅實現了自動化而非智能化。建筑智能化的特征應是能夠實現多元感知、自主決策、多重應急響應機制并存,從而實現自我調節。基于此,湖南建工研發團隊研發了“智能建筑多元感知決策響應機制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其創新性有:
1)智能建筑多重元器件聯合感知。“智能建筑多元感知決策響應機制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采用多元聯合感知技術,取代傳統的單元感知技術,使決策更準確。
2)工程化建筑運維AI語音算法化轉譯。近年來,智能家居行業AI語音應用已經較為廣泛,但在建筑運維工程領域尚未出現成熟的產品,湖南建工研發團隊通過將工程化建筑運維AI語音進行算法華轉譯,實現了建筑運維系統與AI語音的完美結合。
3)智能建筑IoT設備“混組網”快速部署。采用公共區域無線組網、重點區域有線組網的方式,對IOT設備進行部署。公共區域范圍廣、開放性高,采用無線組網可快速化部署,重點區域有限組網,既可保證數據傳輸效率,又可提高數據安全性。
4)智能建筑運維系統中臺控制技術。通過將算法、數據處理、控制等程序置于中臺,可實現智能建筑運維系統前端及后臺的快速迭代,提高系統快速應變響應能力。
5)智能建筑IoT設備標準化邊緣計算系統。IoT設備自帶數據處理芯片,對感知的數據進行初步清洗、降低云端服務器壓力。形成深層次的邊云協同。
本系統目前已申請軟著4項。
本系統具備多重交互體驗、高度智能化、綠色環保等特征,深受用戶的歡迎。2017年至2019年,本系統已在35個項目投入使用,實現合同收入11130萬元,利潤3699.5萬元,同時,降低建筑運行能耗20%。
四、客觀評價
1.發展現狀
由于智能建筑具有高效、節能、舒適等突出優點,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引起普遍重視。縱觀國內外智能建筑的發展,智能建筑多以節約能源為設計出發點,智能建筑功能的采用與用戶或業主的經濟效益緊密相關。從技術層面來看,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控制技術、通信技術等各種技術的發展,建筑智能化系統從最初的各子系統獨立工作,發展到系統集成,整體上智能建筑正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在智能建筑迅猛發展的背后,智能建筑的建設與管理也存在著一些質量問題。首先,智能建筑技術應用的整體水平不高。大量的智能建筑過于重視其所安裝設備的先進程度,未關注設備之間的互通互聯及聯合工作,此外,智能建筑系統數據集中于云服務器,服務器數據處理壓力過大,致使應用效果較差。其次,實施周期過長。傳統智能建筑系統功能基本依賴定制開發,且智能化子系統通訊協議眾多,難以快速集成接入,導致實施周期冗長。
“智能建筑多元感知決策響應機制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從頂層設計出發,通過工程化建筑運維AI語音訓練模型,改善人機交互方式,打造“以人為本”的應用系統。采用“多元聯合感知”、“邊緣計算”技術,實現IoT設備互聯感知,提高系統決策的科學性;經過不斷優化打磨,系統現已成為一個高度標準化、智能化的感知決策及運維平臺,為智能建筑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2.評估報告
“智能建筑多元感知決策響應機制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通過專家評估認定為:
通過多項實驗測試表明,該系統架構合理,通過將控制、算法等邏輯置于中臺,可實現系統快速迭代升級,分布式的“邊緣計算”,提高了系統運算能力與運維管理效率。同時,良好的人機交互方式提高了運維管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該系統已經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3.鑒定意見
該項目通過調研分析、現場試驗等對“智能建筑多元感知決策響應機制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進行了深入研究、并結合工程應用,開發了智能建筑管理中基于多元聯合感知的運維管理的裝置及方法,研發了一套標準化、可配置、快速部署實施的通用型產品;通過“混組網”設備定位與監控數據獲取功能,可對樓宇內機電設備快速配置、集成應用;利用分布式“邊緣計算”,解決了中心服務器運算數據量過大等問題,提高了系統軟件性能;通過工程化建筑運維AI語音訓練模型,將人機交互方式由屏幕轉向語音,使人工智能管理成為了可能。
鑒定委員會認為,改項目開發是成功的,處于國際同類項目先進水平。
4.科技獎勵
“智能建筑多元感知決策響應機制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已申請軟著4項。
五、推廣應用情況
歷經3年的研究與時間,智能建筑多元感知決策響應機制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目前已經在35個項目進行應用,其中主要應用單位如下:
主要應用單位情況
六、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等目錄
七、主要完成人情況
八、主要完成單位情況
九、主要完成人合作關系說明
陳浩、王興龍、楊啟亮、吳自成、周湘華、房霆宸、劉進、石拓、黃洵、羅呂、賴大禹、黃偉共同參與了“智能建筑多元感知決策響應機制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研究,開展了“智能建筑多元感知決策響應機制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系統建設,智能建筑多重元器件聯合感知關鍵技術、工程化建筑運維AI語音算法化轉譯關鍵技術、IoT設備混組網快速化部署接入關鍵技術等6項關鍵技術研究,其中,吳自成與陳浩、石拓、黃洵、羅呂、賴大禹、黃偉為戰略合作伙伴,共同研究工程化建筑運維AI語音算法化轉譯關鍵技術,雙方以項目合作形式共同推進項目部署實施,所獲得的軟件、專利著作權為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所有,王興龍、楊啟亮、周湘華、房霆宸4人為系統開發特邀專家,對“智能建筑多元感知決策響應機制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的研究進行指導,所獲得的軟件、專利著作權為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所有。
主要完成人合作關系情況匯總表
Copyright ? www.hsldzd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湘ICP備2023000650號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417號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