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8-24 17:31:41
2019年度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部門決算
目 錄
第一部分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概況
一、部門職責
二、機構設置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二、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三、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支出決算情況
九、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十、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第四部 分名詞解釋
第五部分 附件
第一部分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概 況
一、 部門職責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52年7月,前身為湖南建工局,1983年轉體,1992年成立集團總公司,2017年6月28日正式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部門職責是管理原建工局公務員身份離退休人員。業務范圍包括:勘察設計、科學研究、高等職業教育、建筑安裝、路橋施工、水利水電施工、新能源建設、設備制造、房地產開發、對外工程承包、勞務合作、進出口貿易、城市綜合運營等。目前,下轄湖南省第一、二、三、四、五、六工程有限公司和湖南省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湖南建工交通建設有限公司、湖南建工華旺建設有限公司、湖南建工相山投資集團等75家綜合建筑類、建筑相關產業類子公司、300余家分公司和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2所學校組成,其中兩所學校的業務范圍為高等學歷教育、技校教育、成人繼續教育、相關培訓、相關技術服務、相關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
二、機構設置及決算單位構成
(一)內設機構設置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本級內設機構包括:董監辦、黨委辦、總經理辦、財務資產部、法律合規部、工程管理部、紀檢監察部、技術研發部、工會辦、企業發改部、人力資源部、審計監管部、市場經營部、投資管理部。
(二)決算單位構成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部門決算匯總公開單位構成包括:
1、集團公司本級
2、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
3、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
第二部分
部門決算表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19 年度收、支總計31,269.89萬元。與2018年相比,減少2,329.69萬元,減少6.93%,本年收入減少主要是因為公共財政撥款減少564.88萬元指標,上級補助收入增加25.25萬元,事業收入減少1,945.61萬元,經營收入減少379.46萬元,其他收入增加1,299.89萬元。本年支出減少主要是因為工資福利性支出減少58.94萬元,其他商品服務支出減少239.85萬元,主要是由于厲行節約。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增加226.30萬元,其他資本性支出減少2,308.58元,經營支出減少427.06萬元。
二、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本年收入合計30,119.19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8,073.86萬元,占60.01%;上級補助收入25.25萬元,占0.08%;事業收入8,103.33萬元,占26.90%;經營收入114.60萬元,占0.38%;其他收入3,802.15萬元,占12.62%。
三、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年支出合計29,402.18萬元,其中:基本支出20,790.58萬元,占70.71%;項目支出8,527.72萬元,占29%;經營支出83.88萬元,占0.29%。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19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19,255.27萬元,與2018年相比,減少1,099.46萬元,減少5.4%。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9年度財政撥款支出18,560.46萬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63.13%,與2018年相比,財政撥款支出減少374.28萬元,減少1.98%。
(二)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結構情況
2019年度財政撥款支出18,560.46萬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三)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19年度財政撥款支出年初預算數為15,894.97萬元,支出決算數為18,560.4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16.77%,其中:
1.教育(類)職業教育(款)中專教育(項)。該科目年初未申請財政撥款預算,支出決算為202.04萬元。主要是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財政年中追加人員經費支出。
2.教育(類)職業教育(款)技校教育(項)。年初預算為1,723.10萬元,支出決算為2,657.0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54.20%。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財政核撥中職免學費專項彌補日常公費經費。
3. 教育(類)職業教育(款)高等職業教育(項)。年初預算為8,364.68萬元,支出決算為11,416.1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36.48%。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年中追加高校“雙一流”建設專項452.00萬元、學生獎助學金專項撥款218.77萬元、2019年第二批高校“十三五”基建補助資金1,084.00萬元。
4. 科學技術(類)基礎研究(款)自然科學基金(項)。年初未申請財政撥款預算,支出決算為1.99萬元,決算數大于預算的原因是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年中年中追加自然科學基金專項經費撥款。
5.科學技術(類)科技條件與服務(款)其他社會科學支出(項)。年初預算為30萬元,支出決算為3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
6.文化旅游體育與服務支出(類)其他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款)其他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項)。年初未申請財政撥款預算,支出決算為0.5萬元。
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項)。年初預算2,615.50萬元,支出預算為2,367.01萬元,決算數小于預算的原因是兩所學校2019年5月1日起,單位部分養老保險繳費比例調低,下半年繳費金額減少。
8. 社會保障和就業(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其他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支出(項)。年初預算763.79,支出預算763.7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
9.社會保障和就業(類)就業補助(款)就業創業服務補貼(項)。年初未申請財政撥款預算,支出決算為10.67萬元,決算數大于預算的原因是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收到湘潭市財政局撥付的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專項經費。
10.社會保障和就業(類)就業補助(款)職業培訓補貼(項)。該科目年初未申請財政撥款預算,支出決算為364.74萬元。主要原因是湖南高級技工學校按規定通過以前年度職業培訓補貼(項)結余資金解決。
11.社會保障和就業(類)就業補助(款)高技能人才培養補助(項)。該科目年初未申請財政撥款預算,支出決算為59.89萬元。主要原因是湖南高級技工學校按規定通過以前財政撥款結余資金解決。
12.城鄉社區支出(類)其他城鄉社區支出(款)其他城鄉社區支出(項)。年初未申請財政撥款預算,支出決算為30萬元,決算數大于預算的原因是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收到新型城鎮化專項資金村莊建設基礎數據樣本調查項目經費30.00萬元。
13.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類)建筑業(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務(項)。年初預算400萬,支出決算為356.60萬元,決算數小于預算的原因是集團本級裝配式建筑設備設備購置及資金管理系統拓展資金結余。
14. 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類)工業和信息產業監督((款)其他工業和信息產業監督支出(項)。年初未申請財政撥款預算,支出決算為20萬元。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我集團本部以前年度財政撥款結余資金。
15.住房保障支出(類)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積金(項)。年初預算為280萬元,支出決算為280萬元。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19年度財政撥款基本支出13,692萬元,其中:人員經費12,168.99萬元,占基本支出的88.88%,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其他社會保障繳費、績效工資、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其他工資福利支出、離休費、退休費、退職(役)費、撫恤金、生活補助、醫療費、助學金、住房公積金;公用經費1523.01萬元,占基本支出的11.12%,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咨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托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用、稅金及附加費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辦公設備購置、其他對企事業單位的補貼。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預算為33.50萬元,支出決算為33.06萬元,完成預算的98.69%,其中:
因公出國(境)費支出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為0萬元。
公務接待費支出預算為13.50萬元,支出決算為13.50萬元,完成預算的100%,與上年相比增加1.82萬元,增長13.48%,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用于國家資源庫建設接待等。
公務用車購置費及運行維護費支出預算為20萬元,支出決算為19.56萬元,完成預算的97.80%,與上年相比減少0.44萬元,減少2.20%。
(二)“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說明
2019年度“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中,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13.50萬元,占40.83%,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0萬元,占0%,公務用車購置費及運行維護費支出決算19.56萬元,占59.17%。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萬元,全年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
2、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13.50萬元,全年共接待來訪團組5個、來賓150人次,主要是用于2019技能競賽賽點接待住宿費及餐費;高雅藝術進校園演出活動接待餐費;國家資源庫建設接待住宿費及餐費;2019年湖南省專業技能抽查接待餐費;校園招聘會接待餐費及住宿費。
3、公務用車購置費及運行維護費支出決算為19.56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9.56萬元,主要是用于市內因公出行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等,截止2019年12月31日,我單位開支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14輛。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支出決算情況
2019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0萬元;年初結轉和結余0萬元;支出0萬元,其中基本支出0萬元,項目支出0萬元;年末結轉和結余0萬元。
九、關于2019年度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2019年度,集團突出抓改革強監管促發展,各方面工作穩步推進,財政預算績效良好,集團連續三年榮獲省國資委“監管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并作為先進代表在全省國資委系統財務監督管理工作會上作了經驗介紹。兩所學校由公共財政預算安排的所有專項資金都申報了預算績效目標,對重大專項資金進行了重點評價,按照指向明確、具體細化、合理可行的原則科學設定了績效目標,建立了績效運行跟蹤監控機制。
十、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本部門2019 年度機關運行經費支出0萬元,比年初預算數增加(減少)0萬元,增長(降低)0%。
(二)一般性支出情況
2019年本部門開支會議費5萬元,用于召開1、國家建設工程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申請啟動會議,人數20人,內容為管理工程系啟動建設國家級教學資源庫,2、組織新時代物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討暨校企合作辦學成果匯報會,人數30人,內容為會同校企合作單位進行訂單班成果匯報;開支培訓費15萬元,用于開展1、黨校培訓及業務培訓,人數53人,內容為思想政治主題教育學習及行政管理崗位專業技術技能培訓;2、教師職業技能培訓及相關專技崗位培訓,人數83人,內容為職業技能競賽及專業技術研修班培訓學習。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本部門2019年度政府采購支出總額2,669.54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900.77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17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1,768.60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
(四)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單位共有車輛14輛,其中,領導干部用車0輛、機要通信用車0輛、應急保障用車0輛、執法執勤用車0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其他用車14輛,其他用車主要是兩校區之前學生與教師通勤以及一般公務用車;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70臺(套);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專用設備79臺(套)。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省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所取得的收入。
三、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五、年初結轉和結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按有關規定繼續使用的資金。
六、教育(類)職業教育(款)中專教育(項)。指湖南建工集團所屬學校收到省財政用于中職助學金資金。
七、教育(類)職業教育(款)技校教育(項)。指湖南建工集團所屬學校收到財政用于中職教育的補貼資金。
八、教育(類)職業教育(款)高等職業教育(項)。指湖南建工集團所屬學校收到省財政用于高等職業(大專)教育的撥款收入。
九、科學技術(類)科技條件與服務(款)其他社會科學支出(項):指湖南建工集團本部用于技術研究方面的信息化費用等支出。
十、社會保障和就業(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未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項):指參照公務員管理的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費及津補貼等。
十一、城鄉社區支出(類)其他城鄉社區支出(款)其他城鄉社區支出(項):指湖南建工集團本部用于新型城鎮化建設技術研究方面的支出等。
十二、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類)建筑業(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務(項):指湖南建工集團本部用于技術改造和項目建設方面的支出。
十三、住房保障(類)住房改革支出(款)購房補貼(項):指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國發〔1998〕23號)的規定,從1998年下半年停止實物分房后,房價收入比超過4倍以上地區對無房和住房未達標職工發放的住房貨幣化改革補貼資金。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從2000年開始發放購房補貼資金,地方行政事業單位從1999年陸續開始發放購房補貼資金,企業根據本單位情況財政部 2016 年度自行確定。在京中央單位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單位<關于完善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住房制度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廳字〔2005〕8號)規定的標準執行,京外中央單位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住房分配貨幣化改革的政策規定和標準執行。
十四、結余分配:指事業單位按規定提取的職工福利基金、事業基金和繳納的所得稅,以及建設單位按規定應交回的基本建設竣工項目結余資金。
十五、年末結轉和結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預算安排、因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無法按原計劃實施,需延遲到以后年度按有關規定繼續使用的資金。
十六、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七、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十八、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十九、“三公”經費:納入中央財政預決算管理的“三公”經費,是指中央部門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二十、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第五部分
附 件
2019年度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一、單位基本情況
湖南建工集團成立于1952年,前身為湖南建工局, 1985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由政府機構轉體為國有企業,1992年與所屬企事業單位組建成立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2017年6月改制更名為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目前,集團下轄14家二級子公司(中湘海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湖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湖南省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湖南建工地產投資有限公司、湖南建工交通建設有限公司、湖南建工裝飾有限公司、湖南建工物業發展集團、湖南建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大連港灣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建工環保有限公司、湖南中拓建工物流有限公司、湖南建工德順電子有限公司3家參股公司和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兩所學校組成。納入部門預算的單位有三家,即集團本部和兩所學校,基本情況如下:
1、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本部屬企業性質,為湖南省首家房屋建筑工程總承包特級企業,具有勘察設計、工程投資、施工運營、建筑科學研究、高等職業教育、建筑安裝、路橋施工、水利水電施工、新能源建設、工程設備制造、房地產開發、對外工程承包、勞務合作、進出口貿易、城市綜合運營等綜合實力。因前身是湖南建工局,部分離退休人員為原建工局公務員身份離退休,2019年共有符合條件的財政供養人員130人,其中離休人員16人,退休人員114人。
2、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湖南省土木建筑學校,2003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由湖南省建筑學校與湖南省建材工業學校合并組建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現設有建筑系、建筑工程系、建筑設備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市政與路橋工程系、公共基礎課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和1所建筑高級技校、1所繼續教育學院。2011年成為湖南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湖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學會高職土木建筑類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2018年學院立項為湖南省“卓越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學院開設23個高職專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群、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群為湖南省一流特色專業群;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為核心的建筑工程施工與管理專業群為省級示范性特色專業群;工程造價、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和省級精品專業;建筑工程技術實習實訓基地為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教實訓基地、湖南省職教重點實習實訓基地;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為省級生產性實習實訓(教師認證培訓)基地項目;工程造價專業為省級校企合作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項目;學院牽頭組建的湖南建筑職業教育集團為省級示范性職教集團。在60年辦學歷程中,學院為社會培養了十二萬以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訓了數萬名企業經理、項目經理和建筑專業技術人員,被譽為湖南建設人才的搖籃和百萬建筑湘軍的“黃埔軍校”。現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1206人。
3、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是一所由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全日制重點建筑類技工學校,為省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學校內設7個黨政管理機構,7個教學教輔機構,3個群團、紀檢機構。2019年底,在職職工200人、退休114人。現有在校學生近3500人,校舍建筑面積5萬余平方米。自1979年恢復辦學以來,學校充分發揮了行業、經濟、社會的服務功能,為湖南省建設系統和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了上萬名優質實用的技能人才,學校擁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能對電焊、管道、測量放線、裝飾裝修、工程電氣設備調試、機械設備安裝、鉗工、砌筑、抹灰等近20個工種進行考核鑒定,為湖南省建設行業人才培養基地。
一年來,學校參加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管道與制暖項目行業選拔賽和國賽選拔賽,分別獲得二等獎和優勝獎,向省人社廳申報了湖南省管道與制暖項目省級基地,為選拔、訓練選手參加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管道與制暖項目國賽奠定基礎。學校通過大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了學校特色辦學,舉辦了全國管道與制暖類師資培訓班。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
(一)基本支出情況
基本支出總額20790.58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13780.7萬元,占總基本支出的66.28%,支出分布情況如下:
商品和服務支出5616.90萬元,占總基本支出的27.02%,支出分布情況如下:
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1392.98萬元,占總基本支出的6.7%,支出分布情況如下 :
基本支出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統籌兼顧,厲行節約”的原則,通過建立的部門預算核算體系,加強內部成本控制,提高核算能力,努力節約和控制支出。
(二)項目支出情況
1、項目支出整體情況
項目支出總額8527.72萬元,包括:商品及服務支出354.5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1224.71萬元;資本性支出6928萬元。主要用于高等職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一般行政管理事務等方面。其中:集團本部407.1萬元,主要包括裝配式建筑設備購置306.76萬元;信息化系統運營維護升級99.84萬元;文化事業建設費0.5萬元。城建職業技術學院項目支出7695.99萬元,主要包括省級財政專項資金:新型城鎮化專項30萬;高校“雙一流”建設專項1362.96萬元;教育綜合發展專項18.45萬元;2018年校園招聘活動一次性補助23.2萬。學院專項支出:高新產業研發中心大樓373萬元;學生公寓(7、8號)購置3016.64萬元;圖書、軟件、固定資產購置612.64萬元;校園景觀工程621.2萬元;一教學樓改造、校園配套公用輔助設施(南北景觀軸及圖書館南前坪景觀、南大門)工程427.89萬元;其他業務性項目1210.01萬元(其中:國家獎助學金及應征入伍補償979.61萬元)。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項目支出424.63萬元,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支出11.16萬元;設備購置335.38萬元;大型修繕66.43萬元;軟件購置11.66萬元。
項目支出均有相關的審批手續,資金撥付嚴格審批程序和驗收手續,使用規范,會計核算結果真實、準確。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制度,無截留、擠占或挪用項目資金的情況。
2、省級專項資金分配安排和使用管理情況
集團2019年度省級專項資金主要是城建職院取得的“雙一流”建設專項、新型城鎮化專項和教育綜合發展專項、校園招聘活動一次性補助”,以及高級技校取得的“就業補助省級專項”五項專項資金,具體情況如下:
(1)、“雙一流”建設專項資金
①、高校“雙一流”建設專項資金890萬(2019[湘財預]0001號),“雙一流”建設專項資金452萬(湘財教指〔2019〕0049號),共計1342萬元。
截止2019年底共支付項目資金1349.96萬元,執行率100.59%。其中,辦公費2.66萬;保險費13.85萬;差旅費93.91萬;公務接待費1.98萬;會費2.90萬;會議費3.00萬;勞務費32.31萬;培訓費22.73萬;其他交通費6.50萬;維修費2.10萬;委托業務費32.05萬;印刷費44.92萬;郵電費0.21萬;專用材料費10.88萬;租賃費0.16萬;其他支出68.74萬;助學金17.94萬;其他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20.20萬;信息網絡設備采購50.85萬;辦公設備購置579.82萬;專用設備采購7.23萬;其他資本性支出18.66萬;無形資產316.34萬。
全部完成了既定的計劃任務,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較好成績。同時學院加大投入力度,雙一流整體建設效果較好,資金利用率高。全年新引進教師和輔導員15名,評審通過教授1名、副教授9名、講師8名,其他系列副高職稱3名、中級職稱9名。分批組織155名教師開展BIM基礎及實踐應用的培訓,組織38名教師下企業鍛煉。牽頭開發高等職業學校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城鄉規劃專業國家級教學標準2個,參與開發國家級專業教學標準5個。立項湖南省首批“三全育人”試點院系1個;立項全國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項目,被省教育廳授予“湖南省1+x證書教學研究中心——建筑信息模型(BIM)證書”。獲評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1個、省級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1個、省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個;出臺《“三全育人”實施工作方案》,全年師生獲得省級、國家級獎項95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2項、省級一等獎7項;立項省級課題15項、市廳級課題17項,課題立項數和立項率再創新高。全年在“人民號”和“學習強國”等網媒平臺發稿120余篇,在《中國建設報》等紙媒發表重大宣傳稿件6篇。2019年畢業設計抽查和專業技能考核全部取得100%的通過率。2019年畢業生3085人,初次就業率92.71%,專業相關度83%。
②、技能競賽補助經費“雙一流”建設專項資金13萬(湘財教指〔2019〕0042號)
專項經費為職院院校技能競賽補助經費13萬元,全部用于技能競賽。省技能競賽我院賽點2個,賽項11個,參賽學生54位,指導教師30位。成績較2018年有所提升。
(2)、新型城鎮化專項資金
①、新型城鎮化專項資金30萬(湘財建二指〔2018〕0084號)
為詳細掌握我省村莊建設現狀及變化基本情況,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啟動了村莊建設基礎數據樣本調查工作,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受省住建廳委托承辦此次調查工作。
此次村莊建設基礎數據樣本調查,選擇省內61個縣市區各一個建制村作為調查對象,調查內容為農村住房建設和農村垃圾治理等方面基本情況。2019年7月-10月(暑假2個月+國慶長假),學院組織師生100余人,共60多個小組,采取入戶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深入鄉村、農家,按照調查指標內容逐戶逐項采集信息并拍攝相關相片,共收集省內15個地市州共61個自然村基礎數據18000余份,80G數據文件。初步形成了湖南省村莊建設基礎數據樣本資源庫,總結了各地近年來加強新農村建設、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同時,分析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我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積極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建設,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提供參考。
經費使用嚴格按省財政廳、省住建廳和學院相關規定,資金使用全部按預算執行,具體見下表。
本項目屬于非實體非生產性項目,無直接經濟效益產生,但對經濟發展可帶來了良好的間接影響,調研數據可為政府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投入資金等具體施政工作實效性提供研判作參考。為生態環境帶來良好的間接影響,調研數據可為政府把控調整建設方向、制定環保政策、采取措施等具體生態環境方面施政工作實效性提供研判作參考。
(3)、教育綜合發展專項資金
①、教育綜合發展專項5500元資金(湘財教指〔2019〕0004號)
專項經費用于支持林賽芳同志前往江蘇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參加公共課教研室主任培訓,以期提高團隊負責人的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
將培訓了解到的先進教學理念融入到本團隊課程建設當中,為制定課程標準、課程實施方案、課程資源庫設計與建設等方面提供有效借鑒。
完成了本團隊《大學生就業指導》、《大學創新創業基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三門課程的集體備課,修訂并完善課程內容;修訂三門課程的課程標準與考核方案,并完成線上資源庫建設,受益學生為2018級、2019級學生2000余人。
②、教育綜合發展專項資金2萬(湘財教指〔2019〕0006號)
2018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學專項課題《“匠心育人”理念下高職院校“工匠型”專業師資培養研究》(18YBJ29),財政支持資金2萬元,主要用于課題開展研究相關費用,包括調查研究的差旅費、會議費,數據采集費用,購買資料費,專家咨詢費,發表論文的版面費和出版著作費以及勞務費。學院配套財政資金4萬元。2019年度實際使用了2.03萬元,主要用于印刷出版費0.32萬元和專利費1.71萬元,全部是用于課題相關研究的直接費用,資金開支合理、合法和合規,沒有違規使用資金。
專項資金績效情況:發表了二篇省級期刊論文,申報了二項發明專利;提升高職院校教師能力,加快推進高職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進程。
③、教育綜合發展專項資金15萬(湘財教指〔2019〕0046號)
專項資金為“平安校園建設工程”建設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學院“三防”(人防、物防、技防)投入。用于我院兩校區宿舍門禁及圍欄設施工程,這項工程預算總價32.64萬元,學院自籌資金17.64萬,使用專項資金15萬,于2019年11月驗收合格投入使用。
宿舍門禁大門投入使用后,大大加強了宿舍區域安防效能和宿舍區域學生的安全管理,原有宿舍區域設5個崗亭,每年這幾個崗亭保安工資支出費用40余萬元,現縮減為三個崗亭,每年保安工資支出減少16.8萬元。
④、教育綜合發展專項資金1萬(湘財教指〔2019〕0047號)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高職建筑設計專業群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財政廳下撥的專項經費1萬元,主要用于:(1)直接經費8000元:含資料費1000元;數據采集費1000元;會議費/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2000元;專家咨詢費1000元;印刷出版費:3000元;(2)間接經費2000元。學院配套資助經費2萬元。專項資金目前未有實際支取。但課題組已完成部分調研和資料收集、論文發表,實際產生了課題費用。所產生的經費符合國家、省部、學院發布的相關文件規定要求,合理、合法和合規。
績效總目標是擬通過為期3年(2019年6月-2021年6月31日)的研究,完成《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高職建筑設計專業群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研究報告,并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篇。2019年12月《青年生活》(201936期)已發表“專業群視角下共享專業基礎課程《建筑制圖與構造》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實踐”論文。
完成了基于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群的《建筑設計專業2019級人才培養方案》等5個專業人培方案的修訂,進一步厘清了建筑設計專業群下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全面開展了“1+X”“學歷證書+BIM技能等級證書”融入課程研究探索,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逐步推進,受益學生為2018級、2019級1100余人。
(4)、校園招聘活動一次性補助資金
①、2018年校園招聘活動一次性補助資金23.2萬(湘財社指〔2019〕0031號)
為畢業生開展校企崗位對接、組織各類校園招聘活動,有效提升應屆畢業生就業率,湖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湖南省財政廳2019年安排23.2萬元作為學院就業補助專項資金。專項資金“專賬核算、專款專用”主要用于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就業指導與宣傳費用3萬余元;二是開展就業特色活動費用,舉辦2019屆畢業生離校前招聘會、2020屆畢業生大型供需見面會,專場招聘會等約計12萬余元;三是就業市場調研及開拓費用約計7萬余元;四是就業培訓、工作交流與調研費用約計1.2萬余元。
專項資金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一是2019年6月舉辦2019屆畢業生離校供需見面會,邀請50家單位前來招聘,提供工作崗位1300余個 。
二是2019年12月7日,學院聯合湘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同舉辦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2019屆畢業生就業供需見面會暨湘潭地區2019屆高職畢業生就業供需見面會。共吸引省內外150家優質單位前來招聘,提供就業崗位3000余個,吸引了校內外近3000名畢業生前來應聘。
三是院領導親自帶隊前往廣東、四川、北京、廣西、浙江、上海等多個省市拓展就業市場,與多個用人單位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及就業實習基地,建立了良好的互動,在就業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5、就業補助省級專項資金
2019年,高級技校安排就業補助專項資金542.55萬元(含上年結轉),支出424.62萬元,年度結余117.93萬元。支出占比78.26%,支出方向主要為購置專項設備、原材料耗費和與專項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為加強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學校于2018年12月修訂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辦法明確規定了部門職責、績效評價與監督等。
三、 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
無
四、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情況
無
五、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情況
無
六、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情況
2019年集團本部通過支持財務信息化系統維護升級,提高了財務系統的運行效率,拓展了資金系統的使用功能,加強了資金支付安全保障。通過裝配式建筑設備購置推進了集團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項目建設,裝配式預制PC工廠已于2019年3月7日試投產,2019年已承接公司2個以上的在建項目預制PC構件供應,具備全面投產能力。
所屬兩校以集團化辦學為主線,深化了兩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提高了精細化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成果。具體如下: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制定《2019年財務預算方案》,合理安排資金,落實績效管理,貫徹“過緊日子”的要求,取得了如下主要成績:
一是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深化。院黨委根據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高標準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取得了明顯成效。認真貫徹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修訂《黨委會會議議事規則》《院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提高了決策民主化、科學化、規范化程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出臺《重點事項和關鍵環節監督實施辦法(試行)》。全面推行“黨建+”工作模式和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獲評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個、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1個、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個等。
二是宣傳思想工作引領有力。堅持“每月一次、上下同題”抓實政治理論學習,舉辦“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等主題宣講213場次。強化思想引領,出臺《“三全育人”實施工作方案》等,立項湖南省首批“三全育人”試點院系1個、省級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項目8個,對接省級建設標準啟動院級項目建設。出臺《學院意識形態網格化管理辦法》,將意識形態工作落實到部門、到人。全年在“人民號”和“學習強國”等網媒平臺發稿120余篇,在《中國建設報》等紙媒發表重大宣傳稿件6篇。
三是教學科研能力不斷增強。立項全國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項目和2019年湖南高職“1+X”證書建筑信息模型(BIM)教師國培項目,被省教育廳授予“湖南省1+X證書教學研究中心——建筑信息模型(BIM)證書”。牽頭開發高等職業學校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城鄉規劃專業國家級教學標準2個,參與開發國家級專業教學標準5個。立項省級職業教育建設工程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建筑識圖和建筑構成與設計基礎2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畢業設計抽查通過率100%。師生獲得省級、國家級獎項95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2項、省級一等獎7項。與加拿大北方應用理工學院、韓國草堂大學簽署備忘錄,為開展深層次的交流合作打下基礎。全年立項省級課題15項、市廳級課題17項、課題立項數和立項率再創新高。
四是學生管理服務規范優化。穩步推進易班建設,打造集思想教育、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為一體的互動、開放、共享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不斷增強。加強學生社區綜合治理,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活動,做好社區服務育人工作。推進社團組織建設規范化、服務水平專業化、社團活動品牌化、管理制度體系化,義“Pei”俱樂部獲評湘潭市“青年文明號”。
五是科學治理水平顯著提高。完善內部管理制度體系,持續推進制度“廢改立”工作,修訂學院章程,順利通過省教育廳章程督導。確定了卓越院校項目建設指標體系和實施方案,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開發了具有學院特色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改平臺,完成了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層面的分級分類標準及相應診改報告。成立了學院審計工作領導小組,出臺《科研項目經費審計辦法》等,加強審計工作規范化建設。完成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落實預算績效管理規定,積極推進專項經費事前績效申報、事后績效評價試點。建立了商品供應商考核評價體系和退出機制,實現對國有資產的動態管理。
六是人才隊伍建設穩健推進。修訂《院管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實施細則》,制定《優秀年輕干部培養實施方案》,推進干部選拔任用和教育培訓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全年新引進教師和輔導員15名,評審通過教授1名、副教授9名、講師8名,其他系列副高職稱3名、中級職稱9名。分批組織155名教師開展BIM基礎及實踐應用的培訓,組織38名教師下企業鍛煉,提高了教學教輔隊伍專業素質和職業能力。
七是社會服務功能積極拓展。開展“以購代捐”服務脫貧攻堅,幫扶韶山市楊林鄉團田村三基農業銷售赤松茸。主動對接社區共建義“Pei”俱樂部,組織青年師生黨員送“教”進社區,義務開展兒童美育支教活動。積極響應湘潭市政府“設計下鄉”志愿服務號召,組建8個設計團隊、組織90余名師生送“技”進鄉村,對鄉村整體風貌進行提質修整。選派青年教師謝復興送“經”進山南,赴西藏山南二職進行了為期半年的援助,學院與山南二職簽署援助協議并為該校捐贈教學儀器設備、培訓測量團隊教師。組織社會實踐服務團隊師生65人赴湘鄉市泉塘鎮開展“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繼續教育學院招收各層次學歷教育學生4749 人,開展各類培訓24307人次,實現總收入1676.56萬元。
八是招生就業成效再上臺階。積極響應國務院高職擴招100萬的號召,2019年申報招生計劃5068人、實際錄取4985人、實際到校4764人,實際到校人數比2018年增加1131人,創歷史最高。2019年畢業生3085人,初次就業率92.71%,專業相關度83%,畢業生對母校滿意度91%,各項指標位居省內高職院校前列,連續6年榮獲駐潭高校就業評估工作一等獎。
九是美麗和諧校園同步建設。解決歷史難題,完成高新校區東南角土地征收,對學院整體規劃進行重新調整,依法依規收回城苑賓館并改造成學生宿舍,提供500余床位解決學生住宿問題。完成了教學樓一棟改造,基本完成南大門等景觀工程建設,土木教學大樓正式投入使用,完成了實訓基地的整體搬遷和部分配套設施建設。完成智慧校園一期工程建設、數字化教學信息平臺升級,網上服務大廳平臺投入使用,提升了辦公、管理和教學的信息化水平。建成達到省級模范職工之家水平的“職工之家”,開展了勞模療休養活動。院工會獲2019年湖南省“文明窗口單位”稱號,建筑設計技術團隊榮獲“湖南省芙蓉標兵崗”稱號。
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守技工學校辦學定位、堅持立德樹人,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加強自身建設,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一是以開展主體教育推進黨建,夯實基層組織建設。完成了8個在職黨支部改選工作,啟動了“共產黨員服務崗”創建試點工作,制定了《黨員積分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制定了學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施方案,聚焦“明初心、守初心,堅定理想信念”“擔使命、履職責,矢志為民服務”“改作風、勇擔當,帶頭真抓實干”三個主題組織學習研討。學校黨委榮獲集團“先進黨委(黨總支)”和學院“黨建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二是以創建國賽基地提升內涵,深化專業特色建設。國賽基地積極創建。以承辦2019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暨第46屆世賽選拔賽管道與制暖項目競賽為契機,按照國賽基地要求,完成了競賽技術文件制定、標準賽場建設、設備購置及安裝, 完成了管道與制暖項目新基地的規劃、內部宣傳裝飾等工作。
大師工作室建設升級。學校沈亞仁焊工技能大師工作室成功升級為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制定了《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管理辦法(試行)》《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技能大師工作室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焊工技能大師工作室管理制度》等,進一步規范了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建設與管理。
課改要求嚴格執行。工程造價專業實施“教學做一體化”課標,按需編制沙坪訂單班培養方案,修訂三年制、五年制、單招班專業教學計劃,增設《裝配式建筑施工》《BIM建模》等建筑施工前沿課程和鋁模板安裝、鋼筋翻樣等實習實訓課程。
三是以精準技能扶貧助力脫貧,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主動助力脫貧攻堅,通過推進精準扶貧模式研究,結合校企合作,從心理建設、教學專業設置、校企合作人員輸出三個模塊上總結摸索出符合學校實際、有學校特色的扶貧幫困模式,打造技工學校服務脫貧攻堅典型,學校“湘西孤兒技能幫扶模式”入選“全球110個減貧案例”并在首屆“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中獲獎。
四是以增強自身內力提升地位,突破困局夯實基礎。招收注冊新生1266人,超額完成了招生計劃;全年畢業691人,初次就業率達到100%,年終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培訓機制進一步完善,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培訓能力進一步提升,組織了全國首批(BIM)“1+X”湖南省職業技能等級考試。
五是加強內控管理,規范財務運行。為貫徹落實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學校制定了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清理了各類財務往來賬務,制定了適合學校管理的科目明細,從嚴控制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優先保證正常運轉需要,最大限度地擠出資金用于事業發展。
七、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是對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協同育人的系列舉措還要強化落實,教育教學的改革創新還要進一步深化,高水平教學團隊建設還要進一步加強,管理、服務與保障的能力還要進一步提升,校園基礎設施和智慧校園建設還要進一步推進。
二是預算編制不夠精準,部分經濟科目經費不足,執行情況百分比分布不均勻,造成個別預算子項存地調劑現象。
三是大宗物資的采購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存在攀比和盲目購置的現象,所買物品使用率低,資產閑置。
四是課題研究過于偏向內容體系研究,如課程建設研究,未形成四個主要內容的全面總結。
五是財務相關政策宣傳不夠,教職工財務管理意識還有待加強。
八、下一步改進措施
一是不斷深化對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認識,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決發展中的短板。
二是科學編制預算,從嚴控制預算調劑,對于年度確實無法預計的相關工作所需費用,按照預算調整程序,逐級申報審批后執行。
三是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促進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及時總結國有資產管理實踐經驗,進一步明確管理職責,突出重點、健全機制,創新方法、建立建全規章制度、完善各項臺賬,抓好管理隊伍建設,開展業務培訓,完善工作流程,推進學院二級管理;制定招投標管理辦法,強化招投標流程;規范程序,加強物資采購管理工作,大宗物資設備采購過程全程跟蹤和監管,提高資金使用率和透明度,落實國有資產動態監管職責,做好教職工崗位異動的資產監交工作。
四是加大課題研究對實踐成果指導:如技能抽查標準、結構化團隊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在我院建筑設計專業群建設中實踐應用,并形成省內外同類專業示范效應。嚴格按照申報書把握好研究實踐節點,按時按質完成課題結題。
五是繼續嚴格執行財務相關制度,嚴格審核各項支出經費,努力增收節支,開展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大財務制度和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參加財務相關方面的培訓。
九、 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按要求加以應用,并及時公開。
附件: 1、2019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基礎數據表
2、2019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3、2019年度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一個一級項目支出一張表)
附件下載地址:
upload/news/202006/20200630065913823060.doc
Copyright ? www.hsldzd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湘ICP備2023000650號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417號
公眾號